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访中德科技学院副院长刘中冬教授
我校中德科技学院副院长刘中冬教授专注教书育人与合作办学十余载,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他潜心于电气工程与机械工程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教学,不辞辛劳、夜以继日;他用尽自己的所学所能为培养具有中德两国文化背景、中德两种语言能力的国际化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兢兢业业。他用自己十几年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他的为人处世之道:勇于担当、严谨务实、默默耕耘。
机遇巧合,与中德科技学院结缘
刘中冬教授的德国经历始于1993年,当时他获得德国阿登纳政府奖学金赴锡根大学测试技术研究所进行研究工作,并于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在德期间,他曾受聘于德国Klose驱动技术有限公司进行研发工作。由于深谙中德两国文化,为人正直善良,工作认真负责的刘教授与很多德国同学、教授、同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稳定的信任关系。“在德国,建立信任关系是一件很难的事,但这种信任关系一旦建立,就会相对稳定。”刘中冬说道。也正是因为这些信任关系的建立,使他在德国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为日后回国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2006年,刘中冬产生了回国的想法,此时,他已经在德国工作和生活13年了。面对德国同事和中国友人的不解,刘中冬用一句“是该回去的时候了”淡然解释。“我们这一代人,骨子里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不管在国外生活多久,终究都要回到祖国,走出去是为了更好的回来。”刘中冬说。
机遇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出现,缘分又带来了命中注定的邂逅。刘中冬与我校中德科技学院的缘分,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是“出于偶然”。一天,在浏览我国驻德国大使馆的网站时看到了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的招聘信息。这一“机缘巧合”的遇见,不仅成就了刘中冬与中德科技学院的相逢,也让他找到了终身热爱的事业。
2006年8月,刘中冬与中德科技学院取得联系,特别是与同是拥有留德经历的、时任中德科技学院院长的李庆领教授深入交流之后,对他提出的学院办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深感认同。“中德科技学院采取具有特色的3+X教学模式,是培养具有中德两国文化背景、中德两种语言能力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的有效模式。这可为中德两国的经贸、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人力资源。”这是刘中冬访问中德科技学院后的感受。
而当时,中德科技学院也正急需像刘中冬这样具有中德两种文化背景并拥有高校与工业界双重工作经历的人才。就这样,2007年,他正式进入我校工作,在中德科技学院担任教授,并任中德合作测控技术研究所所长。
勇于担当,为学院的多元化发展贡献力量
中德科技学院创办于2001年,最初,只有帕德博恩大学一个合作伙伴,机械工程和应用化学两个专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刘中冬决定尽己所能,为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06年11月,尚未正式到中德科技学院任职的刘中冬,赴科布伦兹应用科技大学,想要促成该大学与中德科技学院在医疗仪器工程专业的合作。按照该校的规定,合作办学项目必须得到系务委员会的批准。为此,他在近20位系务委员会成员面前进行答辩,成功地说服了系务委员会的多数成员,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2007年7月该校与青岛科技大学正式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当年就录取我方学生赴德留学。
回国任教后,刘中冬在积极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不忘为学院寻求多元化合作的途径。2008年2月寒假期间,刘中冬教授访问锡根大学寻求合作机会。他坦言:“锡根大学长期以来都只与国内的985、211大学合作办学,所以,这次争取合作的难度较大,能不能成功,我心里没有底。”面对该校理工学院院务委员会的答辩时,他冷静理智,耐心说服存有顾虑的几位教授。他说:“中德两国在经济、科技方面的合作有很大前景,需要大量具有中德两国文化背景、两种语言能力的专业人员,合作办学是中德合作的有力支撑,所以,我认为双方的合作很有前景。”会后,院务委员会的几位教授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讨论,这期间,刘教授在会议室外焦急的等待。他坦言,从没觉得两个小时是如此漫长,真的是可以用手心出汗、紧张与忐忑来形容。好在最后的结果是与我校合作办学的动议获得通过。“锡根大学的校友刘中冬教授于2008年对我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访问,他以令人信服的方式积极倡导这种合作模式,给我们带来了两校合作的契机。”锡根大学校长布克哈特教授致青岛科技大学校长的函件中这样评价刘中冬。
此后,刘中冬又为中德科技学院与西鲁尔应用科技大学和伊尔梅瑙工业大学的合作项目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随着合作办学项目和学校的日渐增多,中德科技学院真正走上多元化发展道路。如今,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3个本科专业、13个合作办学项目、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被誉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谈及学院取得的成绩,刘中冬说:“这是校院各级领导关心、各位同事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客观地讲,学院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与刘教授的积极努力、辛勤付出和勇于开拓是密不可分的。
严谨务实,致力于国际化的专业建设
在中德科技学院,刘中冬除讲授5门双语专业课外,还担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负责人,对外联系德国4所大学8个合作项目,经常需要与德方各个项目十几位负责教授就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协调。
繁重的教学工作和对外联系,正常工作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晚上、周末和假期加班对于他来说是常态。他还经常利用周末时间集中回复德方项目负责教授的函件,有时每周达十几封。刘中冬说:“合作办学过程中,常会出现十分棘手的问题需要处理,有时为了写一些重要的邮件,要逐字逐句反复修改推敲,以免引起对方误解,有时一封邮件要花费一整天的时间。”
合作办学中有些问题可以通过邮件沟通清楚解释,而有些问题必须面对面的交流才能解决。2016年2月,德方一合作大学新聘的几个教授对与我方的合作项目提出质疑。这几位教授提出了很多我们一时不能解决的尖锐问题,面对这些,可以说刘教授在舌战群儒。午餐期间,他不经意地提到那天是中国的春节,几位教授知道后对刘教授的敬业精神十分敬佩,并在座谈中倾听了刘教授的解释,消除了疑惑,使合作项目继续顺利进行。一位与我方常年合作的德方教授深有感触地说:“我们与青岛科技大学的合作十分愉快,是因为中德科技学院有几位像刘教授这样既了解德国文化又非常敬业的学者,对于合作办学他们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为了学院的发展,刘教授还积极与境内外的德资企业进行广泛接触,为学生的实习与就业提供帮助。通过对德国菲尼克斯电气公司总部的访问,促成了菲尼克斯电气(南京)公司与学院的合作关系,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在学院内设立了菲尼克斯奖教金和奖学金,极大地提高了国际化合作办学氛围。他以菲尼克斯联合实验室为基础,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创新创业大赛。他指导的项目先后拿到了国际二等奖、国内特等奖和省内一二等奖等十几项奖项。
因材施教,让同学们爱上专业课
刘中冬认为,作为教授既要有广博的胸怀,又要有渊博的知识、扎实的基础,在把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钻深钻透的同时要尽可能涉猎多个研究方向。在教学中,他倡导案例式、探究式教学,广泛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强化实时互动,使同学们能够把各门专业课的众多知识点联系起来。课堂上,他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在基础理论的教学中,他将自己在德国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时的多个工程实例融合其中,并结合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例子,声色并茂的传授给大家,增强了理解和记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信号及系统理论课狄拉克函数时,对于如何理解它的谱是一条平直线的问题,刘教授会结合生活中的打雷事件帮助大家理解:打雷是一个冲击信号,冲击信号在任何一个频段都有谱分量,这种信号可以对收音机、电视机的各个频道产生干扰。这样,大家便轻松理解了这个公式。
对学生,除了授之以“鱼”,刘中冬更注重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他不断深入思考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己钻研,鼓励学生开阔人生视野,丰富知识结构,勇于探索创新,注重知识增量的同时,更加注重他们能力的增量。“我相信,只要学生喜欢上自己所学的专业,就一定能学好,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激发同学们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主动应用知识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刘中冬说道。
在学习上,刘教授是导师,在生活中,他又是学生的朋友。对于同学们来说,刘教授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德国通”,同学们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德国留学时遇到困难,都会向他求助。就在采访之前,已经在德国锡根大学学习的一位同学遇到学习困难,刘中冬教授为她提供学习资料,分析学习中可能存在的误区,坚定了她的学习信心。这些日常的交流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都会发生,对于这些,刘教授笑称,这是一位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正是凭着这样严谨的治学态度,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精神,使得他的课程内容常讲常新,深受学生的赞扬。正是凭着这样一股韧劲,他十余年坚守岗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学院、学生的发展默默奉献,在工作中取得不凡的成绩。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是他无悔的选择;走进中德学院,亦是他无悔的选择。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便是对刘中冬教授执教生涯的真实写照。未来他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三尺讲台上追逐梦想,谱写人生。